专访:IMOLA世博团首发团 聊世博、话设计
此前,全球最大“设计世博团”第一拨世博团成员启程去米兰,新浪家居作为本次IMOLA世博报道的受邀报道战略合作伙伴,跟随“IMOLA千人米兰世博之行”主题活动首发团,与40位中国设计师前往米兰,感受顶级设计盛宴并为大家带来设计文化之旅的最新消息。
近日,新浪家居特邀请第一拨世博团成员,米兰归来话世博。通过世博看到了什么?意大利设计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在哪里?设计文化之旅有哪些有意思的事儿?
嘉宾:
张红军 北京张红军东岸原创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
胡冰 顶层设计中心-胡冰室内设计club 设计总监
张海峰 百思诺顶峰空间设计工作室 设计总监
吕爱华 北京尚界装饰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
任刚 仟玺佰佳装饰公司 设计总监
主持人:今天几位都是参加IMOLA的世博首发团的成员,这次活动IMOLA的初衷是想让大家体验关于设计、文化的旅行,以设计师的角度,在参观米兰世博的时候,通过世博能看到什么?
张海峰:到米兰看世博要看的是设计理念,国外对世博主题的理念、各种设计的思路和手法,这些对我们设计师来说是观摩和学习的过程。
胡冰:对参观世博会还是有很深感触,以设计师的角度,看到了作为设计师在做事情的态度和思考,不管是整个世博会的状况,或者每个国家对待世博会的态度,包括他们所站的角度,以及他们所引发的思考,这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吕爱华:很多国家的场馆都聚集在一起,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大家都在表达对地球环保的设计方向,给我感触比较深的就是,自己的设计不能从表面或形象上考虑,地球在考虑环保、再生,我们的设计都符合这个大的趋势,要往更深远的层次思考。
张红军:从我个人角度讲,从形式上关注了很多材质、工艺,作为设计师哪些方面应该注意的东西,这次世博会各个国家把自己最好的技术,包括他们想表达的设计理念要展现给世人,更多的去学习他们场馆,设计产品所要传达的理念,设计产品应该给别人的东西是什么这个很重要。
任刚:通过世博会让我学习到很多东西,从设计角度的理念,另外一方面就是设计角度转变成设计的主题,我觉得世博会的主题就是环保,这个主题是全世界共同的心愿,怎么通过设计体现这个主题,达到对地球、对未来的思考,这是给我最大的收益,同时结合这一点,我们是做设计的,我的想法就是做设计的目的是什么?要给我们自己有一个真正的思考,我觉得这种深层次的思考是给我这次参加世博会最大的启迪,这种启迪一是能源,二是环保,第三是原创,现在我们看到的世博会,每个场馆都有自己的符号,这个符号体现在我们设计师身上就是要有自己的特点,从特点出发以后是要创造还是仿造,这是给我最大的思考。
主持人:很多网友调侃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中国馆效果图本来是麦浪,结果变成了菊花,各位在现场看到遍布菊花觉得和现场设计会有违和感吗?
胡冰:我觉得这个事情还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参加世博会毕竟属于初级阶段,总共也没有几次,应该也是第一次在国外自建场馆形式出现,所以还有很多局限,因为当时在去参观场馆之前,也跟苏丹老师有过沟通和交流,其实包括他的施工、实施,跟当初的想法其实是有一定差距的,那么为什么呢?可能有一个异地施工,包括整个的施工组织、材料组织等各个方面都有关系,所以有时候可能要更多的站在鼓励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不能一味的打击和批评,相信未来中国馆在国外一定会做的很好。
主持人:这次在现场看,觉得整个场馆怎么样?
胡冰:我觉得意境还是有的,当初它的一些设计想法、设计构思,从它反映的情感表达上来讲,它是有的,所以不能过重的评价很失败,其实也不能从失败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还是挺好的。
主持人:麦浪是外部的景观设计,大家都是做室内设计的,中国馆内部的设计大家怎么看?
张海峰:中国馆外观的创意很好,这个麦浪形式,包括建筑外观的设计,内部结构的设计,由于中国有很多年的历史,中国馆里想呈现的东西很多,有些东西是很有特点的,包括烤鸭的铜艺,包括丝绸之路的体现,想体现的东西有点散有点多,相连接的地方有点不够细,我们看到的是东西内容很多很丰富,相连的东西不是特别紧密。
吕爱华:我觉得路线挺不错的,要表达的是天地人合,从开始麦浪进去很农业的感觉,进去里面介绍历史传统,包括科技。到3楼的时候从上面往下走,再回到麦浪的场景,动向蛮好的,可能在表达的元素上有点太过于细节化了,包括在高科技上一块偏初级一点,比起其它场馆来说单一化一些,整个感觉浏览下来还是挺舒服的。
张红军:这次中国馆从建筑上讲比较成功,从意境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比如水墨的山,中国建筑的坡屋顶,讲到的这个主题麦浪,从室内上讲,展出方式还算连贯,高科技方面少了点,可能想要体现的细节比较多,反而没有主线。
任刚:首先是设计方案,看了介绍,设计方案从天地人出发,还有麦浪这都是巧妙的一点,还有就是效果图,麦浪风动的状态,设计师非常丰满的,从现实看比较骨干,但是这个设计过程是很有意思的,因为我们怎么能把这个作品能完全的完美的展现给所有的观众,世界上所有的人,设计师和整个团队是挺重要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主题的紧凑,中心思想是挺好的,天地人,人和自然的融合,但是如果看到馆内的话,他通过科技没有完全的展示人和天的意境。从这一点上,觉得设计的思路是挺好的,展现上相对来说稍微弱一些,但是这个过程是国内的设计师第一次独立的完成的这样的在世界上的展示,我觉得这个过程会做的越来越好。
主持人:这次大家不光是去世博,还去了好多的城市,还有其他的国家,意大利大家以前都去过,在很多方面,意大利不管在在时装、建筑包括设计都是很有名的,大家通过这次在意大利亲身的接触,都说意大利的设计是最高水准的,大家觉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在哪?
胡冰:我觉得最多的是细节,很小的像这种细节的设计比较好。它的着眼点更多的不会在外形上。作为设计师,外形和色彩已经很低级的了,更多的关注到产品设计的东西给人的一种关怀。这应该是我们学习的,而且是以后不管是家居、家居用品、室内设计仍然去走的方向。
张海峰: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状态、生活态度、意大利的文化底蕴,还有就是意大利的生活态度。我走在米兰看到很多人都穿正装,在意大利看到好多人,不管是干什么工作的,但是穿着首先都非常得体,不管是男的女的。
张红军:他们对一些传统的东西,包括他们的历史,很敬畏,超过50年的建筑他们就视为文物了,咱们国家这方面做得比较差,而且你在米兰街头到处都可以看到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建筑,没有任何破坏,保护的非常好。对历史的传承和敬仰可以使我们的设计能够传承下来历史的精髓。
吕爱华:还有一个是包容,无论是传统的、现代的、当代的,甚至包括来自世界各地在设计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梁志天老师,都可以跟意大利的一些高端的品牌合作,像这种机会不是特别多,去合作去开发一个家居品牌,我觉得这一点蛮有感触的。我们在米兰的商场里面,看到了一些家居用品,价位不高,但是设计感也好,人性化也好,还有用材方面都是很讲究,我觉得这首先就是对消费者的尊重,他们的任何东西都会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国内在这方面还是不太能做的到,他们的东西更多的还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做到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包容性又很强。
胡冰:意大利的设计从大的角度来看,他是奢侈品的设计,可以分为几类,一种是大多数都在做的视觉上的设计,这个东西视觉上做的很美观、很漂亮;还有一种是视觉上满足了,达到功能上的设计,感觉到很舒服很好用,这就是大众品牌的设计,在意大利,不管从服装,不管从汽车,不管从很多的设计场馆,为什么说意大利是以设计为代表,他多数还是一种奢侈品的设计,他所有的设计层面都可以用“豪”来形容,不管是豪车,还是豪的这种服装,包括他这种场馆的设计,都可以体现出他对设计的这种境界。这一次更多的是思考,我们国家也是处在这种设计的发展阶段,不管是做室内设计还是室外设计,我们更多的是满足一种视觉的冲击力,想把这个东西怎么做的大,怎么做的漂亮,怎么更能满足视觉的冲击力,但是当我们去了世博会,到了以后先排队,进去以后先是一个天桥,将近有两公里长,需要走将近十分钟的时间,这个天桥设计的朴素的不能再朴素了,几乎是最简单的一个结构的构成,用白色的这种底来做,本来觉得意大利应该会把这个东西做的很豪、很奢侈,为什么做的这么简单呢?后来沟通了才知道,他就是为了引起一种思考,就是说我回归,要把之前做的东西都放下,让你在走这两公里的路的时候,让你引起一种思考,把你之前的一些东西该放下的放下,怀着一种心态,去参观各种场馆,看看各个场馆他们对这次的主题是怎么用自己的想法来诠释的,所以说意大利的设计已经是到了一种满足我们设计的需要,以及深层次的这种需求,最终回归到设计的一种本真的态度。包括这次意大利馆设计的也是一样,他不是很复杂用了很多奇形,他就用了一种白色的水泥,意大利做工非常讲究材质,德国的做工非常讲究性能,这个机器的性能怎么怎么样,但是德国的车不能算豪车,意大利的车就是豪车,因为他不光追求性能还要追求材质,在设计中的运用,意大利馆这次设计的可能让人感觉不到太多的特色,但是也有美感,这种材质的运用,我的材质是会呼吸的,能够净化空气的,本来建筑材质对环境是一种污染,可我的建筑材料同时能够净化污染的空气,我觉得他对材质的研究已经到了很深的地步,就是一种中国的老话,心中无招,胜有招的一种感觉,确实很强大。
任刚:意大利的设计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有名的,是有很多不同的,包括我们都知道的奢侈品,意大利的奢侈品也是非常出名的,但是我们看到他们的日常用品确实也设计的很到位,意大利的设计不光讲究这种造型,颜色啊,材质啊,还有感觉,他们的设计师已经把所有的从人的角度考虑到的感受和发展都已经融入到里面,他是有一个很长久的设计的历史,整个意大利不管是工业设计也好,室内设计也好,还有我们使用的关于民生的设计也好,都已经考虑的很细致,我们通过参观他们的米兰理工大学也好,布雷拉美术学院,米兰大学也好,整个意大利对设计的这种尊重非常强,全民都在参与进来,我们在每次参展的时候,可以看到这个城市所有的细节,都是设计感非常强,这样的话设计发展也很是非常的好,给我们的印象还是挺深的。
主持人:这次设计文化之旅大家都分享了朋友圈,看到大家各种搞怪,拍照,有差不多40多位设计师,包括还有媒体,有什么有意思的可以分享一下?
张海峰:太多了,打个比方来说,我们到戛纳那天,赶上戛纳电影节开幕的头一天,那种在这个城市里的感觉,你能感觉的出这个事情马上就要来临了,但是我们又不得不离开这个地方,但是那天感受到的气氛确实也是很浓烈的。在街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海报,就是关于戛纳宣传的海报,而且很多全世界各地的记者,都在场馆门前找最好的位置,准备开始报道这个盛世。再有在戛纳跟我们前面去过的几个城市不一样。到这个海边,包括胡冰老师下去游泳喝了几口海水,地中海啊,非常咸是吧,喝了一口地中海的海水,这次是值了,真的是不一样。包括去坐这个小快艇,也是在地中海。
吕爱华:在那个莱蒙湖拍照的那段也很有意思。
张海峰:奥林匹克公园的对面,叫法不一样,瑞士那边叫日内瓦湖,法国呢叫莱蒙湖,它是同一个湖。
吕爱华:在那边拍照都不需要处理的,真的就那么漂亮。
张海峰:远处是雪山,蓝天,白云。
吕爱华:公路旁边都是葡萄园,那个时候几乎也忘了到底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那个时候回到酒店时间比较早吧,天黑的比较晚,确实蛮放松的。包括在因特拉肯,那天我们搭伴去拍照,那天蛮有感触的,毕竟我们的职业就是住宅设计师,那是非常零距离的跟当地居民的民宅零距离接触,甚至闯到人家里面去了。他们其实都不是设计师,但是他们做的一些小庭院啊,包括我们从窗户里可以看到家里的布置啊,都是自己在打造自己的家园,虽然他们都不是专业的。但是他们那种就是把自己的家和周边的一个环境很好的一个融合,我觉得这种心态特别好,我觉得看不出来存在一种国内普遍的一种攀比的心态,可能就把自己的一些喜好,自己打理生活的一种方式就在他家的院子里全部体现出来了。喜欢什么,怎么布置,怎么搭配颜色,去采购就自己开始做了。这种生活的一种态度,对我来说蛮感触的,可能国内的一些私宅还是需要借助我们专业的人士去引导他,也很开心的是我接触的一些业主们他们都有这方面的向往,可能在动手能力,时间方面不太允许,但是呢也是在至少我们的一线城市,像北京还是有很多这种欲望,有这种需求我觉得也是挺开心的。但是在瑞士那样一个英泰拉肯那样一个小镇上面,就整个一个村子里的民居,不管是窗台上还是马路边上啊很多小的景观,让人看的非常愉悦。我们不是当地人,只要在小的街道上散步,都感觉心情非常愉悦,那花草上都有露珠,摆着各种小动物的模型。就是觉得跟生活非常贴近,像跟戛纳完全是两种状态。就是当地的生活是很接地气的。就是跟米兰还有那个修道院,我刚才说的比较跳跃么,在英泰拉肯觉得跟生活很贴近。
张海峰:我们看到在好多庭院里有七个小矮人与白雪公主,还有的在门口有好多很童真的东西,包括门上做的壁虎,我们看到很多这种,在那儿住的人,打理院子这些人,年龄很大了,他们都很有童心,就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其实真的是很不一样。
吕爱华:就是他们自己在讲的话,经过的路人,肯定是在想,经过的游客,都会有非常羡慕他们的生活状态。我觉得去到瑞士,我有跟我国内的一个客户聊,其实他们的生活是比较枯燥的,总是那样一个环境,可能离大城市比较远么,只有放假的时候他们才会出去,自己去寻找一种方式,让生活更加丰富一些。
任刚:我记得我们去哪个教堂,正赶上做礼拜,那是在里昂,这是信仰问题,可以看到他的信仰,我觉得在欧洲,走到各个城市,他的这种宗教,不管是基督或者天主,在他们心中是至高的神圣的。再有就是我们有幸看到这个过程,礼拜和弥撒这种真诚度,给我们感受是比较大的。我觉得是对生活一个更高的认识,他这种礼拜啊,跟他们息息相关,每一周她们定期的话都会去做,每个人都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信仰,不断的调整平时的生活。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的。
相关家居装修设计
专访:IMOLA世博团首发团 聊世博、话设计
胡冰:米兰世博的环保理念是未来趋势
原创国际顶级设计师参加IMOLA世博团:奔向米兰!
探秘IMOLA陶瓷: 从一片瓷砖发现生活的艺术
米兰世博会网易家居特约报道——设计师崔静
仁豪好声音:孙浩然夺冠 丁博、李嘉格金句连连
美景、世博、足球,为设计师导演一场米兰秀!
张国辉:坚定不移跟博德走品牌之路
森歌集成灶崔孝伟:广州建博会初体验
中信资本王冉旭专访:打造睡眠行业未来的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