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对话:从住宅设计看中国人居空间的变化
3月29日,在数百位设计师共同见证下,由新浪家居联合金意陶瓷砖共同发起的“享·城市质感”2016新浪家居&KITO人居空间设计大赛在深圳瑞吉酒店启航。香港著名设计师、PAL设计事务所创立者及首席设计师梁景华博士,带来《梦时代》主题演讲,分享他在人居空间领域的理念和设计实践。在论坛环节,梁景华与深圳优秀的设计师代表展开对话,从住宅设计探讨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意大利著名设计师Ettore Sottsass说,“设计就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我相信设计是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的”。所以,设计即生活,尤其是住宅空间设计。“设计”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探讨生活方式成为设计师必须要做的功课。中国正处在一个整体文化自信上升的阶段,居住理念也相应发生了转变,人们在居住空间上有了更多自己的表达。住宅是非常私人化的空间,从安身之所到精神载体,新浪家居和金意陶发起人居空间设计大赛,希望让设计回归生活本源,设计师能更多地关注生活方式而非所谓的风格所做的设计能够真正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乃至是精神上的提升。
在人居空间设计大赛启动礼上,设计师就生活方式的变化展开对话。以下是论坛实录。
对话嘉宾
PAL设计事务所创办人梁景华
居众设计院四分院院长何海强
深圳市盛堂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办人/设计总监盛思民
深圳红石别墅设计公司合伙人/设计总监宋九龙
深圳名雕装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分部经理丁伟明
誉巢别墅装饰总经理杨恒
深圳市海大装饰集团设计部经理曾文健
风和日丽总经理张璐
论坛主持:新浪家居华南主编蒙辉
蒙辉: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从住宅设计看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化。今天我们论坛举行的地方这个地方四十年前只是一个小村子,今天我们在一个非常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做这样的讨论活动,我觉得这个变化也是我们的生活空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论坛的第一个话题是关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各位设计师从事设计行业都超过十年,在你们的从业过程中也经历、见证了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对生活空间的不同要求和变化。先请盛思民先生分享一下你感受到的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盛思民:我觉得可以用一个“变化”来侧面反映我们人居空间的变化,这就是设计费。我在深圳做了11年的设计,11年前应该说没有设计费这个概念,甚至都没有装修公司的概念。在深圳2006年左右才逐渐开始有收设计费这样的说法,现在设计费是普遍性的。
设计费的变化它实际上侧面反映了人对居住环境要求的变化。愿意出钱,那就说明他有要求。现在的设计费越来越高,甲方的品位在逐渐地提高,物质上、精神上都得到了提升。
设计师是一个执行者,甲方的变化是最直接能够改变我们设计方向的。
曾文健:人居环境的变化可以追溯到很远。在早期是四世同堂,四合院、大宅门,很多人住一起。改革开放以后,家庭的重心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大宅变成现在比较主流的三房、小三房这样的三口之家、四口之家,所以空间设计也在发生变化。
张璐:我是业主,我特别想从我生活的经历跟大家做下分享,从生活形态的变化到设计的变化。大概70年代我们家分了一个三房一厅,地是水泥的,因为要保温所以就买了很多原木,没有地方处理。我父亲是老师,他找了一个加工厂自己浸泡、煮、晒、烤、炼。其实七十年代我们也有美感,那个时候是自己打家具,我们当时客厅的组合柜还专门留了弧形。当时的水泥地怎么刮都是粗的,我很纠结,每天放了学之后跪在地上拿旧衣服擦,最后把我们家所有的水泥地擦成了带有光泽的,就觉得满意了。
到了广州以后,九十年代末我买第一套房子。设计师花了很大的功夫,给我家里头装了很多的冰爆玻璃、玻璃砖,一百八十多平米的房子给我装了接近200只灯。结局是什么,晚上我在任何一个地方看书都得找台灯,200只灯全是效果灯,找不到照明灯,每个地方等于一步一景,可是我觉得没办法生活。大概三年多以后,我实在忍受不了就砸了。
刚才梁景华老师提了什么叫豪宅。实用、舒适、恒久、细致、顺畅、方便,突然之间我觉得我的也是豪宅,我现在的家完全符合这几点。我女儿18岁,但她是一个hello kitty控。因为我也是一个产品设计师,我把我女儿的房间hello kitty的图案设计了一遍,然后找了金意陶给我定制了一套墙砖,找了一个木地板的企业用实木刷上白漆喷上Hello kitty的图案再封上油漆。因为我女儿是画画的,所有落地窗的部分做成了画室。
另外人居的变化离不开材料,设计更离不开材料。设计师没有材料支撑,一定做不出好作品。瓷砖很重要,第一代的瓷砖是功能很好的,比如抛光砖。前两年大家会看到全抛釉的。今天我们会看到我们的瓷砖在做什么?在做质感,比如金意陶的产品。
梁景华:张璐女士讲得很到位,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解读中国的变化。张璐女士讲到现在住宅设计的核心是艺术化、实用性。我做设计38年,各种客户都做接触过。谈每个时代的变化我们先要回顾以前,所以我们必须要经常回顾自己,然后看看我们怎么往前走。
我本身走过来的路也很艰难,我们从没有到有,也做过很夸张的东西,那个是过程。那个时代就需要那样的东西冲击我们,冲击以后会发现我要的是实用性。这些东西全都是你自己去慢慢选择,设计师帮助你知道,你要研究你自己。张璐女士说她女儿喜欢Hello kitty,房间有很多Hello kitty的元素,所有的业主都会这样,所以业主要去学美学,这是以后的大方向。但设计师你的品位要比业主高,你应该凌驾于他,如果设计师的品位比业主品位低你就死掉了。
宋九龙:听梁景华老师演讲感觉像上语言课,语言课你不听可能也不会失去什么,但是你听多了以后就会有感觉。我们不能弱于业主,一定要多看,不改变的话我们就淘汰了。我总结的人居的改变其实就一句话:个性化、艺术化、定制化。
丁伟明:回答这个问题,我首先想讲一下一个设计师自身的修养。第一是专注。设计师首先要专注,要热爱这个行业。第二点是态度。梁景华老很多作品很简洁,我觉得一个好的作品首先应该是感动自己,你才能感动客户。这个是一种设计的态度。第三点就是境界。梁景华老师分享了一个上海的客户,在找梁老师做设计之前夫妻两人的感情已经在十字路口。一年后女业主从上海来到深圳感恩梁景华老师。因为通过梁老师的设计,特别是厨房和餐厅的设计,夫妻的感情越来越好。所以我觉得好的设计应该是回归人性。
何海强:我从业十几年,早期的一些案子客户提出要求纯粹就是居住功能,而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客户更多是精神层面的追求。其实我觉得现在的设计师比我们当初刚出道的设计师幸福,现在的室内设计环境已经好了很多。就拿材料来讲,早期可能我们做墙面只做涂料,而现在我们可选择的就很多,可以选择涂料、墙纸、硅藻泥、硬包、软包等等,也可以选择砖。现在为我们设计提供了更多选择,我们更应该认真把设计这份事业做好。前段时间我们接了一个项目,是一个女业主,希望我们实现她少女的梦想。所以我们要适应客户的成长,比他们成长得更快。
杨恒:我到深圳十多年了,也见证了深圳设计行业的变迁。从接触的客户群体可以看到这十几年来人居的变化。最早的客户要求有得住,到后来是要求住得好,再到后来是要住得舒服,可能现在要变成舒服地住。我也思考一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及科技的发展,人居环境也跟着不断变化。智能家居方面很能体现人居变化,这也是趋势。设计师的使命就是运用好现在所有的一切条件服务客户,给客户创造一个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蒙辉:刚才各位的分享里面都提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聊了什么,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个问题设计师朋友们都在吐槽,作为家装设计师很辛苦。通过刚才的分享我们发现中国老百姓他的生活方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业主他们对设计的认识程度、理解程度还没有像国外那么专业,设计师在和业主沟通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对等的情况。可能你觉得我的东西很专业你也不太认可,他会提出很多在我们看来很不专业的要求。
所以我们提出第二个话题,不可否认设计师在中国人居变化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设计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推动生活,我们如果要让我们的业主能够享受到更好的设计,设计师在这个过程中怎么去做定位?我们要去引领他们,还是只是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如何平衡?
盛思民: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感受,设计师真的不容易,也要感谢这个时代给机会锻炼我们,台下同仁我们应该给自己鼓掌。设计石没办法复制的,去年准备的这些东西到了今年全部不一样了,流行的东西不一样了。施工也是这样,去年的施工标准到了今年完全又不一样了。所以我们每年的大量工作是在调整、学习,调整再学习。我不是吐槽,我只是觉得挺幸运的,也挺不容易的。我们作为设计师,除了强化自己,没有别的办法。所以我一直坚信,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蒙辉:在面对业主的过程中可能设计师更专业一点,但是业主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并不是很成熟的时候,我们怎么影响他们,用我们所了解到更好的生活方式去推荐给他们,还是尊重他的需求?
曾文健:这个问题我想引用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梁景华老师的一句话来展开这个话题。梁景华老师说,你得在众多的方面强势于业主,你得“压”着业主做设计,你不能让业主牵着你的鼻子做设计。我深有感触。我们有些时候还真的让业主牵着鼻子做设计,当然我们也在力求让自己压着业主做设计。怎么做到,我认为更多的是学习,学习设计专业之外的东西。因为业主他的知识面、他的层次是千姿百态的,十个业主如果拿一套谈判系统谈肯定只能谈成一个单。所以设计行业很累,因为我们要学东西,比如人际沟通,不会讲,你做的方案卖不出去。还要学什么呢?还得学心理学。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设计师要具备的素质。
宋九龙:我刚刚给梁景华老师看了我的笔记,你只有学习了才能提高,用一句通俗的话就叫我们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被逼的,你要吃饭。业主的东西我们要吸纳,商业设计就是如此,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是妥协的。
丁伟明:你是跟着业主走,还是业主跟着你走,其实我很有感触,我入行十五年,在名雕装饰带团队十一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见证很多设计师的成长历程。现在室内设计师门槛太低,有的培训半年就能当个设计师,而且做得还没问题,你能搞定业主就行了。我们在座有几家公司在竞争,为了做一个方案我们连夜加班,马上跟业主联系。
怎么搞定业主?首先你要倾听客户的需求,业主展现的点点滴滴都代表他的追求或者他需要的东西。客户不可能把他所有的需求都告诉你,有时候他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房子装修准备花多少钱,大家应该会问业主这个问题。但是其实业主都不愿意说,很多设计师还是要重复这个过程。所以察言观色很关键。我们一般会做两到三个方案,有对比,就能分出好跟不好。我这样去摸索业主,然后慢慢引导业主,让业主从我们专业角度去看待这个房子的设计。
何海强:应该感谢业主,因为业主有所期望我们才有所提高,如果没有一点反对意见,只能说是你的作品,而不是他想要的东西。经常我们把图纸给到业主,业主反对,我们去说服业主,然后业主再反对,我们又去说服。打了几个回合以后我们就妥协改方案了,最后经过几轮的博弈出来的作品往往就跟当初的想象相差甚远。做设计如果本着解决问题的角度,我相信大部分业主会接收你的设计理念。深圳的客户的文化层次、阅历都在不断提升,对我们来说还是有可发挥的空间,所以我觉得深圳的设计师是比较幸福的。业主不断对我们提出要求、不断对我们的东西提出疑问,设计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对推动整个室内行业也是有帮助的。
杨恒:他们面临的问题我曾经都经历过,我觉得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双方尊重的问题。业主请设计师来帮他实现他的梦的,设计师和业主双方是平等的,这里其实没有压倒或者不压倒。作为一个专业的设计师,我们跟业主沟通,充分理解到业主想要的梦,你去帮他实现就可以了。当然业主给我们提了很多要求,我这里要这样、那里要那样,到底是从他还是不从他,你就要从专业的角度上去证明这个是行还是不行。一个优秀的作品、一个满意的作品,应该是大家在尊重的基础上去建立信任关系共同实现的,不是单方面去实现的。我们设计师其实是做了一个锦上添花的事,让业主的梦更加灿烂。
蒙辉:现在我们的话题交给业主。我听到设计师在描述自己设计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个词:我的方案、我的设计。我的方案、我的设计是不是你要的设计呢,张璐女士作为业主代表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璐:我们花钱请设计师,如果都按我的方式来做我干嘛请你。做设计首先不是做艺术,做设计是有服务意识在里面的。这里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叫沟通。找人做设计,经常设计师没听我讲几句话就开始翻一堆资料,这是什么风格的、那是什么风格的,我们家要装什么风格的。我说我管我们家装什么风格的,你先解决了我基本生活的问题。我们家第一次请设计师做装修他给我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酒柜,但我们家有一个人喝酒,也没有人喝咖啡。一个业主一辈子能装几次修,他根本不知道装修这里面水多深。所以我认为洞察很重要、沟通很重要、真诚很重要,能解决业主的问题更加重要。
梁景华:过去在中国家装活比较多,所以大批地做,过去的业主他们也不懂。现在这种变化就像二十年前的香港,我们开始懂得去尊重业主、尊重行业,去尊重一个项目。互相尊重很重要,业主也要尊重我们的专业。
设计师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凌驾于业主,帮他去完他的梦。所以我们要给业主传达一个信息:让他放心,我们在实现的过程中让他舒心,因为你比他厉害,让他感受到你在实现他的梦。还有就是不可以骗他,家里装修每个小事都是大事。比如瓷砖,你讲石材好、很贵,然后他说这个石材不稳定。所以你要说这个石材好在哪里,也要说不好在哪里。让他感受你是专业而诚恳的,人家才有信心给你做。
蒙辉:在中国人生活品质的需求提高以后,设计师和业主不停碰撞、磨合,在教育了业主的同时也提升了设计师的能力。我从媒体的角度对设计师致敬,他们让中国人的生活品质提高,同时也让设计行业有更大的发展。
相关家居装修设计
论坛对话:从住宅设计看中国人居空间的变化
「起笔世界 立序中原」国际设计论坛 郑州开启巅峰对话
学术年会 | 后工业化中的室内设计论坛,精彩看过来!
居住在中国 | 对话40强江海华:人和文化是设计的重心
居住在中国 | 对话12强邓伊玲:住宅是空间,也是关系
居住在中国 | 对话12强王广祥:住宅设计是自我的折射
科度携手哲道,2019“豪”有门道豪宅设计论坛思想对话
2016中国设计创想主论坛 | Colin Seah:相信空间改造的力量
设计万象|2020中国室内设计高端论坛成功举行
居住在中国 | 对话12强孙士轩:好的设计不是“拿来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