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资讯 > 中国人到底应该住什么样的房子?——对话筑巢奖

中国人到底应该住什么样的房子?——对话筑巢奖

http://www.jiajum.com 2016-10-31 15:37 家居装修设计网 

  (原标题:中国人到底应该住什么样的房子? ——独家访谈:台湾&大陆两岸著名设计师、媒体人对话筑巢奖)

 史南桥:台湾籍著名设计师,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史南桥先生在台湾执业二十余年,曾主持过上千个设计,他为房地产公司设计的样板房因风格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率有效合理为房地产销售创造了无数的佳绩。尤其小坪数及夹层空间的利用更使他赢得“空间魔术师”的美誉。1998年至今在上海发展,坚持“小空间,大利用;大空间,大作为”处理手法同时,更兼顾作品艺术感的呈现,赢得无数赞誉。2015年,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中的“馄饨摊”设计改造作品,再次证明了先生的设计实力和情怀!

  孟也:明星御用设计师,章子怡、伊能静、陈宝国、汪峰、黄渤、梁静、管虎、敬一丹等的住宅设计出自孟也设计团队之手,铸就了孟也设计团队在“私人住宅定制”空间设计领域里的卓越成绩。

  林孟苇:台湾第一居家生活空‍间全媒体平台《漂亮家居》社长

  张丽宝:台湾第一居家生活空间全媒体平台《漂亮家居》总编辑

筑巢奖 颁奖典礼现场

  导读:10月26日,第七届筑巢奖颁奖典礼圆满落幕,无论从赛制上还是作品的品质方面,筑巢奖都完成了华丽转身,凤凰涅槃!在颁奖盛典期间,筑客网独家邀请到了台湾、大陆著名设计师史南桥、孟也先生,台湾《漂亮家居》林孟苇、张丽宝女士,跟我们一起分享“设计 . 家 . 筑巢奖”。

  史南桥:首先从形式上,筑巢奖这次评审非常严谨,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层层评审。对于今年主题“人居之美”,我认为要以家为出发点,家无论大小,一定要梳理清楚居住者的需要,设计者要在满足这种需求的前提下,去进行形式美的优化。

  审美品味的提升对设计师很重要。很多时候设计师会被误导,他们往往会认为一个样板房很美,但是却被表面的美误导迷失了自己,作为设计师首先要有一个自己对美的衡量标准,不要一味跟风。这些背后的原动力都是建立在对设计行业的热爱与兴趣基础之上,设计师还要有吃苦耐劳,刻苦学习的精神,这些经历都是设计师成长的养分。

  设计师的观察力也非常重要,我在学校教书的时候,我首先教学生的是要学会观察,观察完后要做分析,遇到一个好的作品,要分析这套作品是如何组合的,好的组合成就一个好的设计。现在很多设计师都喜欢模仿,这个我不反对,但是不能全盘抄袭,每一个设计都会和其他东西发生联系,对于好的作品可以拿来直接调整组合,因为每一个设计形式都不是来自完全孤立的创造,设计师需要更多的是一种发现,再创造,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还有一点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传承。举个例子,台湾很多家里都供有神龛,而且都是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作为设计师,首先药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去保护和尊重文化,对中国的传统工艺、茶文化等可以进行推广,让每个人都能关注、省思传统工艺、文化。作为设计师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最关键的还是从自己开始做起,然后在去感染周围的人。

  孟也:我觉得今天上午的论坛比较别开生面,把一个评比的过程、评选的要点和专家对案例的分析展示给大家,比往届都更加生动,不仅有意思,也十分有意义。我以前参加过筑巢奖,拿了金奖,也是通过筑巢走向大众视野的设计师,我很感谢筑巢奖带给我的荣誉,现在已经是第七届筑巢奖了,看到筑巢奖这七年的不断发展我很欣慰,同时也很祝福。

  现在,我们主要致力于为中国精英阶层定制独有的高端住宅空间,其中也包括一些明星,其实明星在生活当中也是个普通人,我们与他们的区别只是职业不同而已。明星也要孝敬父母、养育儿女等等,对家的理念跟普通人也是一样的。如果说谈及不同,可能是他们对美的追求以及欣赏水平普遍高于一般的客户群,这可能跟他们的职业是正相关的。这点对设计者来说非常好,由于他们对美的高要求,逼着设计师会绞尽脑汁去做出更好的、更个性化的设计。

  张丽宝:我小时候在台湾流行这样一句话:爸爸回家吃饭。因为当时台湾经济发展期大家比较打拼,父母工作很忙很少回家吃饭。那现在大陆这边可能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工作生活压力非常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比较缺失。由此衍生到家的设计,家并不仅仅是一个住所,一定是亲人与亲人之间能够凝聚的地方,一定要是非常舒适温馨的空间。

  舒适是一个蛮抽象的概念,每个人的定义不太一样。但我觉得舒适的家一定是要符合每个人自己的生活形态。比如说“爸爸回家吃完饭”流行之后,后来又流行“不要设餐厅”,因为大家都忙,没有时间煮饭,是不是餐厅就可以牺牲掉了呢?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餐厅牺牲掉了,其实就少了一个可以让家人一起谈心的时间和场所。因为可能坐在客厅吃饭忙着看电视没有时间和小孩讲话,可是如果我们坐在一个安静的餐桌上吃饭和小孩讲话,其实我们是可以沟通的。所以其实在那个过程我们又开始反思,餐厅是一个很重要的空间。

  设计师要能够关怀到人们的这些生活中的需求变化,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可能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

  我常常说,空间设计不仅是设计空间,其实是透过设计来服务,创造很多大家意想不到的功能性。其实设计师要做的东西很多,绝对不是只有我们想象中的技法上的处理,更多的是价值观层面上的引导。

  一个区域的设计水平、审美水平怎样,跟经济有很大关系。如果不够富裕,吃饱饭都有问题,怎么会想到居家设计?我在看台湾和大陆设计的时候,我觉得就是一个先后,比如说台湾早期的屋主也很追求形式感,金碧辉煌,奢侈华丽,那个阶段也是有的。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师、设计师包括屋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环游世界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对“家”的概念又开始回归简约、自然。我觉得大陆这边也是这样的一个路径在走。

  台湾是这样,台湾其实早期设计也是非常重装饰性的,后来很多从国外回来的建筑师没有那么多建筑案,就很多建筑的概念引入室内设计,让室内设计有了一个相当大的转变,觉得很多装饰性的东西可以不要。所以,我也想说,阅读和旅游对设计师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奖项而言,其实我在内地当评审也有很多次了。我对筑巢奖是非常肯定的,它的严谨让我十分惊讶。这次方晓风先生到台湾实地考察作品,我以前没遇到过的,之前看照片其实就是看摄影的功力,那么筑巢奖在这个环节是非常用心让人感动的。

  我希望有更多的台湾设计师能够参与这个奖项,它的公正性、客观性让我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

  林孟苇:十五六年前,大概1990后,那时候大家慢慢有钱富裕了,开始注重生活内涵,追求空间美学,所以我们创办了《漂亮家居》。在空间美学上教大家如何打造,如何建立,如何理解。走过这十几年,我觉得设计师其实已经变成一个家庭的心理医生了。他们解决的不仅仅是空间本身,它在做一个空间的时候必须去了解这个空间,居住者在这里面要完成什么梦想,未来怎么生活。最后是解决人心的问题超过解决空间的问题。

  今天,通过筑巢奖看到了很多大陆年轻设计师的作品,蛮佩服的,看到了很多的进步和努力。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台湾人也是非常追求“金碧辉煌”的形式,这也反映出当时人们极度追求物质享受的特征。当这个阶段过去了,人们自然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回归到“心灵层面”,因此室内设计开始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会借由阳台、窗户引景入室,回归质朴简约。

  我看到今年的很多金奖作品都反映出了这样的面貌。所以,我非常赞同筑巢奖的这种设计价值观,也很期待两岸在设计领域有更多的合作和交流!

相关家居装修设计

中国人到底应该住什么样的房子?——对话筑巢奖
筑巢奖专访|靳泰果:筑巢奖引导设计师关注大众对审美的追求
设计师&筑巢奖,谁将是2016金奖得主?
王圆伟:筑巢奖让设计师了解到设计的真谛
张宇:筑巢奖得到行业内众多设计师的认可
赵晓旭:设计师把筑巢奖心目当中的金像奖
筑巢奖现场采访·张俊: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对设计的执着
筑巢奖评委孙恺:设计应该引领时代,而不是流于形式
黎芳:筑巢奖是设计师展现自我的最佳平台
第七届筑巢奖学术主论坛 :“雪中送炭”的设计干货

网址: 中国人到底应该住什么样的房子?——对话筑巢奖 http://www.jiajum.com/news-view-id-59075.html
相关图片推荐
案例精选|地板上顶“材色”俱佳,拿捏空间的自洽感
一分钟回顾 2024年得高大事件
惠达卫浴:解锁形象IP新玩法,以春节礼盒致敬匠心
慧曼鎏光B2Plus-4洗碗机 优选你的厨房好搭子
连续15年TOP1,海尔洗衣机亮相澳网赛场
漫游日本寻伊奈,探索百年「卫浴宝藏 」
江山欧派&金星铜工程 共启传世铜门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