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刚装修完,邀请邻居来参观,恶毒邻居居然说我家像灵堂
对新房的装修相信大家都是比较关注的,现在很多的业主在装修房屋的时候都是费尽了心思,花费了不少的功夫,我家在装修的时候,也是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才装修完毕,但是装修完之后邻居来参观,竟然说我家像灵堂,大家看我家像灵堂吗?下面大家一起来随我仔细的了解一下吧。
一、大家看我家像灵堂吗?
在乔迁之喜时,我亲戚们都对我家的新房装修赞不绝口,都说装修效果很棒,当时自己心里还是美滋滋的。但是没有过多久,有次在业主群里聊天时,有个邻居问有没有相同户型的房子,但是是已经装修好的,想去参观一下。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为了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日后有什么需要,邻居可以帮上一把。还有一个就是为了显摆下我的成果,就让邻居来我家参观了下。不料邻居一进屋看了一圈就说我家装修得像灵堂。当时真的气得我脑袋要炸了,于是就把邻居给赶走了,不懂得欣赏也不能评判,毕竟这是我的劳动成果,下面我给大伙晒晒我家装修,大伙都来给我评理,哪里像灵堂了?
我家的客厅,借用了日式风格的设计,邻居说客厅的窗帘很奇怪,大伙看着奇怪吗?电视背景墙是我家客厅电视墙,新中式风格的,这种格调像灵堂吗?
我家餐厅,餐厅和客厅都是新中式风格的,这样的搭配很奇怪吗?邻居非说,餐厅的柜子有点吓人,与窗帘搭配不对劲?大伙看得出哪里不对劲吗?
我家的小书房,用来看书或者办公用,我在这里做了个榻榻米,等有客人来了,也可以做成临时客房,真的很实用,不觉得哪里奇怪了。
主卧和次卧,我设计之前,就已经走访了家装公司的工地,有和我家一样的窗帘设计,亲戚都说我眼光很不错。大家给我评评理,哪里奇怪了?哪像灵堂了?
二、室内装修的风格哪种好?
1、中式风格
每个人的阅历不同、喜好不同,他们在装饰风格的选择上各不相同。对于不少中年人来说,他们在选择装修风格时往往偏爱于中式风格,人们在打造此类风格时,往往会采用大量的中式元素,以及选用大量实木材质的仿古家具,以便营造出古典、雅致的室内氛围。
2、欧式风格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不少西方装饰风格流入国内,比如说欧式风格,这类风格最大的特色是造型复杂、装饰线条多,总是给人一种富贵大气上档次的感觉。不过纯碎的欧式风格太过繁杂,人们在装修时将其简化,慢慢演变成备受人们青睐的简欧风格。
3、美式风格
美式风格也是时下颇为主流的装饰风格之一,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而移民们大都是欧洲人,他们将欧式风格带入美国,因此现在我们看到的美式风格其实是从欧式风格演变而来的。美式风格从欧式繁杂的装饰线条中挣脱出来,它更加注重生活品质而非空间的繁华,给人以人生历练之后的豁达淡然。
4、北欧风格
近些年来北欧风格在家装中很是流行,它深受年轻业主的青睐,人们在打造此类风格时,往往采用蓝白色为主调,搭配以原木色的家具和宽大的窗户,以便营造出自然、敞亮的生活空间。北欧风格比较适合于小户型的房子,如果您家的房子面积比较大的话,则不宜选择此类风格。
5、现代简约风格
现代简约风格也是时下深受业主追捧的一种风格,这类风格适用面很广,它适合于任何户型的房子。人们在打造此类风格时,往往采用简单明快的色调,搭配以直线线条的家具,营造出简约而不简单的生活空间。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类风格造价不高,如果您目前装修资金并不是很充裕的话,不妨采用现代简约风格。
三、怎么装修房屋好看?
装饰新居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留意的事项也不少。我们可以将装修分为硬装和软装两个部分,硬装指的是室内装潢中固定的、不能移动的装饰物。硬装主要包括电线,水管,隔墙,吊顶,房门,地板,瓷砖,墙面涂料,洁具,厨具,灯具等等,而软装修是可移动的、属纺织物料的室内装饰物(如窗帘、沙发、壁挂、地毯、床上用品、灯具、玻璃制品以及家具等多种摆设、陈设品之类)的装修摆放。
为了更好的把控装修的各项开支,大家应先对装修费用做个预估。然后再确定好装修的方式以及装修的风格等等。其中硬装和软装的经验是:前期遇到一个好的设计师,将硬装和软装的风格定位好。然后再找到装修公司施工及商家购买家居用品。
大家看了我家的装修觉得怎么样?大家看我家像灵堂吗?我自己感觉我家装修的还是不错的,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装修房屋关键就是要自己喜欢,毕竟房屋是要自己居住的,所以装修的时候只有自己觉得舒适,将来入住了才更加的方便一些。
相关家居装修设计
新房刚装修完,邀请邻居来参观,恶毒邻居居然说我家像灵堂
婆婆厨房放了这几样,邻居全来我家参观!说我有福气!
装修亲戚给我设计的卫生间,比邻居大三倍!邻居很羡慕!
家里摆放这些,就成高级家!邻居天天来参观!
邻居不是门牌号!我们不做最熟悉的陌生人
邻居中毒原来装修材料不达标!选择材料一定别大意!
双11,做木邻的邻居有多幸福
邻居家厨房漫水,竟然埋怨我家厨房装了止回阀,比窦娥都冤
马桶底部变黑发霉怎么办,庆幸邻居小哥过来支5招,果然变白了
邻居你好!在新浪家居主题活动中告别“孤独城市”